核心局密封式閥控鉛酸蓄電池的安全維護和管理
在電極和電解液的接觸面有電極電位產生,不同的兩極活性物質產生不同的電極電位,有著較高電位的電極叫做正極,有著較低電位的電極叫做負極,這樣在正、負極之間產生了電位差,當外電路接通時,就有電流從正極經過外電路流向負極,再由負極經過內電路流向正極,電池向外電路輸送電流的過程,就是電池的放電過程。
電池放電以后,用外來直流電源以適當的反向電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還原成為原來的活性物質,而電池又能放電,這種用反向電流使活性物質還原的過程就是電池的充電過程。
電解液全部吸附在隔板和極板中,負極活性物質(海綿狀鉛)在潮濕條件下活性很高,能與氧氣快速反應。充電過程中,正極板產生的氧氣通過隔板擴散到負極板,與負極活性物質快速反應,化合成水。因此,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需要添加蒸餾水和補充稀硫酸。
1.2 密封式閥控鉛酸電池的基本結構
電池的基本結構是由正負極板、超細玻璃纖維隔板、電解液、安全閥、導電端子以及殼蓋、殼體組成。正負極板是電化學反應的區域,在板柵上敷涂鉛膏經過固化、化成等工藝處理后形成。正極板有效成分為二氧化鉛,負極板有效成分為海綿狀鉛。隔板為孔率在93%以上超細玻璃纖維組成。安全閥是一種排氣裝置,釋放多余的氣體保持電池的氣密性和液密性,并保持電池內部壓力在最佳的安全范圍內。電池端子與負載連接起到傳導電流的作用,電池槽和外殼是由阻燃材料ABS或PP等樹脂材料組成。
電池充電時,可分為浮充、均充限流方式,在電池放電時間短或補償電池內部自放電而產生的容量損失時,采用浮充充電方式。當電池放電時間較長,蓄電池容量消耗電量較大或同組電池中浮充時各單體電池端電壓差大于90mV時,應采用均充限流放式充電調整。
但是,若環境溫度過高,造成蓄電池內阻的變化,則浮充電壓提高,導致充電電流增大,會造成蓄電池失水過快,蓄電池容量下降,使蓄電池壽命的縮短,所以浮充電壓必須隨溫度的變化進行相應補償,標準溫度為25℃,一般溫度每增加或減少1℃,則浮充電壓應減少或增加1~3mV(每個單體),48V電池組補償24~72mV。對于核心局環境溫度較好,電池溫度補償電壓應設定每度補償1mV/單體為佳。
電池組放電時,可分為放電時間率和放電電流率,放電時間率是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放電到終止的時間長短,放電時間率有10、5、3、1小時率。而放電電流率,是比較標稱容量不同的電池放電電流大小而定的,通常以10小時電流放電率為標準,即電池在標準溫度25℃時,按10小時電流放電到電池端電壓為1.8V/只,電池組所能達到的容量為電池組的額定容量。